正所謂熱潮退了,才發現誰在裸泳!
新能源汽車的熱度過去之后,不少跟風、發展不明確或是實力不夠雄厚的企業,逐漸出現了衰敗之勢。
先是特斯拉、蔚來、小鵬等電動車都出現了各種質量等爭議問題。隨后,恒大的電動車產業也受到了嚴重的問題。
而近日,威馬汽車CEO沈暉發布全員內部信,稱為了應對資金壓力,將通過一系列財務措施降低運營成本,包括M4及以上級別管理者主動降薪,發放50%基本工資;其他員工發放70%基本工資,取消年終獎等獎金、暫停發放購車補貼等。
可以見得,不只是經濟大環境不好,新能源汽車的格局越來越清晰以后,這條之前過熱的賽道也在慢慢退潮,會淘汰一大批沒有核心技術沒有規模優勢沒有創新能力的品牌。
記得20年年初蔚來離生死線只有一步之遙,記得幾年前特斯拉也瀕臨破產,主動想要蘋果收購自己,記得比亞迪很多年一直都需要電子業務來養活新能源汽車業務……
在一片光明的未來中,只有在黑暗中咬牙奮斗,才能走到勝利的那一天。
其中,"瞪羚企業"恰恰是指創業后跨過死亡谷以科技創新或商業模式創新為支撐進入高成長期的中小企業。
獎勵情況
瞪羚企業
首次被認定為瞪羚企業的,給予10萬元獎勵;
連續兩年被認定為瞪羚企業的,給予20萬元獎勵;
連續三年被認定為瞪羚企業的,給予30萬元獎勵。
瞪羚培育企業
本辦法實施后,首次認定為瞪羚培育企業獎勵5萬。